笔下文学 > 朕和群臣穿现代 > 87.吴姐的决心……

87.吴姐的决心……

笔下文学 www.bixia.la,最快更新朕和群臣穿现代 !

    吴姐和几人说了自己的打算。

    她决定亲入“虎穴”, 找郑茵对质,找出证据。

    “可能是我以前对她太好了,她对我并不设防, 也从来不认为我会做伤害她的事。

    因此,我回到海市约她见面, 她就同意了。”

    “楚董,吕总, 你们放心,我是一个拎得清轻重的人,知法犯法、恶意伤害他人, 郑茵应该为此付出代价。”

    她打算套郑茵的话,并且回一趟她亲自和郑茵一起开的工作室,找出证据。

    实际上, 她此举是和警方配合

    因为前两日, 事情一发生, 剧组就选择了报警。

    那个持枪威胁差点动手的男子, 被卫光启身边突然出现的一个小少年不知怎么, 短短半小时就逼问地和盘托出了真相。

    只是证据还需搜集。

    她在极度愧疚之下,站出来和警方说自己可以负责帮忙搜集部分的证据。

    此举非常危险, 不仅是揭露郑茵的作为,更牵扯到了郑茵背后的大佬。

    也是因此, 警方同意了她的请求。

    其实, 在卫光启差点出事的当晚,在持枪男子说出自己是因为郑茵才这样做的时候,吴姐内心是极度震惊和不可置信的。

    她怎么都不愿意相信,四年前,自己一手带进娱乐圈、亲手捧上影后桂冠的记忆里明媚的女孩儿竟然变成了如今面目全非的样子。

    以前她给郑茵当经纪人的时候, 对方的性子便初见端倪。

    但也许是因为有她盯着,做得最过分也就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她虽然觉得对方有时候过于睚眦必报,但也认为,自己手下艺人没有任人欺负的道理。

    现在,却连违法犯罪的事都敢做了。

    果真是,一步错、步步错么

    吴姐当晚就给郑茵打了电话。

    在两人分道扬镳之后,已经有将近半年没有联系。

    这是第一次。

    郑茵表面很会做人,逢年过节还会“假惺惺”地给她发上一句祝福,问她近况如何。

    只是一个月前,在知道了她给卫光启当经纪人之后,便在微信上问她、要求她,从卫光启身边离开。

    她从没有回复,也没有当回事,然后,迎来了今日的后果。

    接到她电话的郑茵在电话里的语气听起来颇为开心“吴姐,你今天怎么想到给我打电话呀”

    吴姐深呼吸了一口气,按照和卫光启商量好的,佯作微微愤怒和失望地问“郑茵,是不是你派人来声息剧组捣乱的”

    那时,持枪男子已经被警方带走,没收了通讯工具。

    剧组也封锁了消息,这么大的事,与平常娱乐圈的小打小闹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因此,郑茵还不知道反馈。

    她在吴姐面前丝毫没有隐藏“怎么啦为你的新艺人心疼吴姐你是要找我算账吗”

    “其实人也不算是我叫去的,我只是知道后让他顺便吓唬吓唬你的新艺人,也没有很过分吧”

    郑茵的声音一如平时在大众面前的甜美可人。

    却含了丝丝撒娇般的委屈。

    吴姐深吸了口气“郑茵,别拿你讨好金主的那一套和我说话。”

    郑茵沉默了几秒,语气淡了下来。

    “吴姐,你现在居然这么想我”

    “吴姐,你以前给我当经纪人时,我受委屈,你也是这样跑去找人对峙的,会帮我找回场子,所以我每次都觉得很有安全感。”

    “现在,你要为了你的新艺人也这样对我吗”

    “圈内人都说卫光启的长相碾压娱乐圈其他艺人,是迷住了你的心吗

    听说他接了个水果台密室逃脱的综艺我也是嘉宾哦,下次就可以见见我的这位小师弟了。”

    很明显,对方话里含了丝丝威胁。

    以郑茵在圈内的地位、口碑,如果拿出以往那一套对付卫光启,她自觉是无往而不利。

    吴姐心里极度失望。

    “郑茵,你别忘了你的那些手段还是我教的。如果你继续针对光启,我不介意和你拼得鱼死网破。”

    那场通话不欢而散。

    但她的最后一句,仍是流了“弱势”。

    下次继续针对。

    意思就是这次轻轻揭过

    郑茵向来会打蛇顺棍,也不知是哪来的自信,笃定了吴姐舍不得对付她。

    以为是吴姐猜出了事情真相,却为了她而帮着隐瞒了卫光启,选择了放过。

    因此,欣然接受了吴姐见面的要求。

    楚深和看着吴姐眼底浓重的黑眼圈和眼里的血丝,沉默了几秒。

    他看过资料,知道吴姐对每一任艺人都极为负责、上心。

    其中,上一位女艺人尤甚。

    他能理解对方现在的心情,但,“吴姐,光启今天早上还和我发微信说,他只认你一个经纪人,让我和容风知道了真相后万万不可怪罪于你。”

    这当然是假的。

    他是收到了不少卫光启的微信消息不假。

    但对于这种事,礼部侍郎向来都是报喜不报忧的。

    他能看出来吴姐现在的愧疚与坚决并不作假,但并不妨碍他帮自己的臣子再拉一波好感度。

    有对比才有伤害。

    “光启与我说,如果你不忍心去做,我和容风会负责解决好这件事的。”

    “你,不用勉强”

    听到楚深和这么说,吴姐心里最后的一丝犹豫都没了。

    她的眼里当即涌上一阵湿润的水光。

    一边是彻底让她失望愤怒的前艺人。

    一边是善解人意、无比为她着想的现艺人。

    无论是感情还是理智,在这一刻,都彻底分出了高下。

    “楚董,吕总,这件事我一定会办好,会给光启一个公道,绝不会让光启白白吃亏。”

    她下定决心,她不仅要揭发郑茵的真面目,还要在对方身上狠狠撕下一块肉,以作补偿。

    楚深和点了点头,“好,那祝你成功,万事小心。”

    对待不同的下属需要不同的策略。

    像吴姐这样的性格,明显是正义感、道德感、责任感都非常强烈的人,吃软不吃硬,对自己也有极高的要求。

    这样的下属,责备有用。

    但适当的关切与不保留的信任会更令她动容。

    吴姐站起了身,准备告辞走人。

    突然又想起来一件事“楚董,光启身边这段时间出现一个小男生,叫谢清时,似乎对您很是崇拜。”

    “那个持枪威胁的男子就是被他审出来的,长相非常出色,气质出众,而且和白总一样,身手极好,您是不是也派人去接触招揽一番”

    以吴姐金牌经纪人的眼光来看,毫无疑问,这个小男生也具备了在娱乐圈爆红的潜质。

    是娱乐圈现存男艺人中并没有的类型。

    眉目俊挺,眼神明亮,弯起的笑眼散发着蓬勃的朝气。

    整个人的气质英姿飒爽、意气张扬。

    鲜衣怒马少年郎,无外如是。

    圈内几个走阳光开朗大男孩路线的艺人与他对比,简直相形见绌。

    让人见他的第一眼,就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惊艳,这种惊艳不仅指长相上。

    若论起长相,她始终觉得卫光启是她见过之最。

    但这位小少年实在是讨人喜欢,极易引起人的好感。

    再加上对方在片场救下卫光启一命,又帮忙审出了真相,吴姐对他抱有极大的好感。

    楚深和闻言,便不由笑了笑“是清时问出来的真相”

    “他的功夫倒是不减当年。”

    吕容风在一旁点了点头。

    作为户部尚书兼之内阁大臣,他向来对那些对大宣做出突出贡献的臣子抱有好感。

    比如,谢小将军,就是满朝臣子里,在他心中好感度排名最高的几个人之一。

    吴姐愣了愣“那孩子和你们认识”

    楚深和点了点头。

    却敏锐地捕捉到了关键点“孩子”

    他不动声色地问“他看起来那么小吗”

    虽然上辈子他二十六岁驾崩,那时的谢小将军才二十三岁,比他还小三岁。

    现在穿到现代的臣子们普遍都比他驾崩前的臣子们还要年轻。

    但似乎总结不出什么规律。

    他原本以为和臣子们上辈子的寿命相关,但现在听又似乎不是

    能被吴姐叫做孩子

    那穿到现代的谢清时才几岁啊

    吴姐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唇“倒也没那么小,看着就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小少年。”

    只是她的侄子就差不多那个年纪,她将对方一同看作了小辈。

    “十六岁的年纪,应该是上高中是我口误了,叫孩子不太妥当。”

    不对。

    “诶,现在九月多了,那孩子怎么不上学,还跟在光启身边我回头”

    她想说,回头问问帮忙安排,但想到对方和楚深和都认识,便改口道“楚董您回头得叮嘱那孩子回学校上课。”

    不知不觉,她还是称呼着“孩子”没改过来。

    楚深和笑着应下,送走了吴姐。

    然后,在场几个人都没忍住笑意。

    姜云天“哈哈哈”地笑出声。

    “原本我以为李墨穿过来还要读大学就很夸张了,没想到这还有一个要继续读高中的孩子,哈哈哈哈哈。”

    吕容风也忍俊不禁,伸出手扶了扶自己的金丝眼镜,“明日我们到了桂省,陛下还得给谢小将军劝学。”

    楚深和扶了扶额。

    “在现代不能由着清时性子不上学了,怎么着至少都得押着他读完大学。”

    姜云天出口暴言“让谢小将军再考个研究生,最好读到博士吧。”

    吕容风“那谢将军可能会感动得开宗祠,敬告列祖列宗,说他们老谢家祖坟冒青烟,终于出了个文化人。”

    晏之遥坐在楚深和身旁,素日冷淡的眉眼也不由露出了丝笑意。

    楚深和总结“那我们今日就先别和光启、清时他们联系,明天直接过去,给他们一个惊喜吧。”

    实在是,谢小将军和其父谢将军曾经的劝学、逃学史,人尽皆知。

    大宣的满朝文武皆知,谢家世代忠良,全是武将。

    但谢家曾经祖上是文官,并且每一代谢家家主自己从了武,却对下一代从文抱有极大的期望。

    这一期望,在谢将军身上达到了巅峰。

    除却谢家历代的传统期望,更重要的原因是

    在谢清时周岁之时,谢将军的父亲老谢将军病重。

    为了让老谢将军走得安心,谢将军的夫人训练了儿子近一个月,抓阄必须抓笔墨纸砚

    还不到一岁的谢小将军在懵懂中,被训练成功。

    周岁宴时,在祖父的病榻前抓了一本书、一支笔。

    老谢将军含笑而终,临死前回光返照,将不争气的谢将军大骂一顿。

    并且表示我孙儿才一岁,抓阄就抓了书和笔,可见是个读书的好苗子,以后是要当文官的。

    如果孙子不能成才,那一定就是谢将军这个做父亲的没有教好。

    对于父亲的临终遗言,谢将军头皮发麻地应下,保证一定会让儿子好好读书,走正经的科举取士的路子。

    然后,谢清时三岁时,谢将军的母亲也病危了。

    她是当朝上一任翰林院大学士的女儿。

    同样在临终前念念不忘,希望孙子复她父辈荣光。

    在她生前,谢清时周岁至三岁之间的时光,都是被她带在身边。

    而且,两岁半的时候就背下了三字经。

    这叫谢将军也萌生了我儿子是个文学奇才的想法。

    于是,他再次接过了母亲的临终遗愿。

    就这样谢小将军在谢家长大,作为武官之子,但从小就没机会接触与武学相关的任何东西。

    怎么说呢

    谢小将军其实在文学一道上也不算毫无天赋吧。

    至少被谢将军腆着脸、三顾茅庐请去的盛京乃至大宣最好的先生们,甚至是翰林院的大学士

    觉得谢小将军二十岁之前,还是有望考上一个秀才的。

    虽然这在翰林院大学士的眼里,实在算是庸碌了。

    要知道,谢清时的夫子们,哪个不是曾经科举的三甲及第

    但好在谢将军容易满足。

    觉得也不错了。

    但这一切

    终止于十二岁,谢小将军听说谢将军于边关被埋伏,救父心切、胆大包天地奔赴边疆、上了战场。

    对比起在二十岁之前有望考上秀才。

    年仅十二岁,被严令禁止接触武学相关的谢小将军,在战场上,简直是天生的将领。

    天赋绝佳、旷世奇才不足以形容。,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