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华枝春 > 第 39 章 论嫁

第 39 章 论嫁

笔下文学 www.bixia.la,最快更新华枝春 !

    华枝春文

    永秀刚走出四姐姐的屋子,便隔着花纱窗,听见里头三姐姐和四姐姐说话的声音。

    轻笑喁喁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甚是亲密。

    她一时咬唇忍泪,连六妹妹的屋子也不愿意去了。

    可刚走到廊下,就见周姨娘掀帘出来,笑盈盈叫了她一声“五姑娘,五姑娘快来我们六姑娘屋里坐一坐。”

    周姨娘生着张温柔敦厚的脸,身材丰腴声音又软,她笑着招呼永秀,永秀自不好拂了她的面子,只得点头。

    穿过廊道,往六妹妹令惜屋中去。

    容令惜今年才刚满十岁,是容家最小的女孩儿,虽才十岁,但一看就是容家人,架子瘦长,只是眉眼生得像她姨娘。

    她看见永秀进屋,站起来迎“五姐姐来了,五姐姐快请坐。”

    请永秀坐到南窗边,窗边桌上放着绣箩,家中马上有大祭,她竟还守着窗子做针线。

    永秀没话找话说“六妹妹这是在做什么呢”

    “给母亲做袜套。”容令惜很麻利的收针,“母亲说活计做多了伤眼,不许我多做的刺绣的活,只这袜套容易做,只要缝一缝就好。”

    永秀微怔片刻,才反应过来六妹妹说的母亲是二伯母“你日日做这些么”

    “自然不是日日做,姐姐们都散了学,如今家里的先生只教我一个,功课多得很。”因几个姐妹年岁相差太大,以前就不在一块上课,家里单独给令惜请了先生。

    “只是日常攒上些,每季家中往青州府送东西时一并捎带过去。”青州那边来信了,家里回信要捎带东西,令惜这才赶工做两双,凑个吉利数送过去。

    芙蓉榭也按时应季往东院送针线孝敬嫡母,但那些都不是永秀亲手做的,自有丫头做好,姨娘打点起来送去东院。

    姨娘每每送这些东西时,还会特意叫爹爹知道。

    以前这些小事,对永秀来说就像是吹风一般,吹过就吹过,从未上过心。

    这会儿看见六妹妹给嫡母做袜套,才想起除了每五日在月洞门前问安,她其实并没真的“孝敬”过嫡母。

    周姨娘吩咐丫头沏了茶,又捧上个什锦攒心盒,里头几样点心与令舒屋里的是一样的。

    周姨娘依旧笑着对永秀道“外头到底不似江南安闲,夫人开恩才把六姑娘送来跟四姑娘一块住在家中,做些袜套那都是应当的。”

    永秀恍惚听着。

    她一面听一面看向周姨娘,二伯母虽远在青州,但二房的份例摆在那儿,每季的衣裳首饰胭脂水粉都会按时送到房中。

    就因二伯母不在,大伯母更要挑好的送来二房。

    可周姨娘的身上寻常都只穿半新的衣裳,年节才换新,头发紧紧在脑后挽成髻子,插两根金银簪子。

    看着就跟祖母跟前得脸的管事妈妈差不多,其实算算年纪周姨娘比她的姨娘要年轻得多。

    平日几乎见不着周姨娘

    的面,但周姨娘实打实照顾着二房在余杭所有的公子姑娘们。

    五哥六弟学里要换的四季衣物被褥,用的荷包汗巾,隔几日就要送一回的食盒笔墨。还有四姐姐和六妹妹日常用物,大到姑娘房中的针线,小到丫头们的草纸,俱都是周姨娘在打理。

    她管着一房的细务,可依旧是那不起眼的打扮。

    从来也没听过哪个丫头婆子敢怠慢了六妹妹,怠慢了周姨娘。

    永秀又去看屋中的家什摆设,由家具摆设想到自己一季的衣裳,除了公中的定例,都是喜欢什么就做什么。

    二伯在外为官,进项比爹要多。

    四姐姐有二伯母贴补,六妹妹则是因为周姨娘照顾少爷姑娘有功劳,祖母那边赏赐不断,二伯母也一样按季往家里送东西来。

    按说六妹妹该比她宽裕。

    这些日子姨娘那边从四个份例菜减到一荤一素,永秀私下里掏出银钱去补贴,才知原来银子这么不经花,原来姨娘平日里吃的用的,花销竟那样大

    永秀本就没什么积蓄,她没钱使了只要跟姨娘说一声就行。

    如今银钱流水似的淌出去,百灵劝她“姑娘也不能把东西都贴给姨娘,姑娘自己也得留一些。”

    永秀当然不肯听“姨娘周全了我十几年,我竟连一个月都看顾不了她”

    她以前根本就不知道,原来没人打理的院子草能长得那样快。

    眠云阁院中的花木不过十来日无人修剪,从芙蓉榭二楼看过去,草已经长得盖过了树根,院中小径被落花所埋。

    想到姨娘被关在屋中,透过小窗看到院中全是败花长草,还不知道心里怎么难受呢。

    她又掏银钱请婆子好歹修剪修剪花木,守门的婆子道“五姑娘就别讲究了,吃饱穿暖就够了,讲究这些虚的,白花了银子。”

    守门婆子不是不想收这个钱,但胡妈妈看得严,吃的东西好传递,花木一剪那不一眼就看见了

    好屋子住着,不过不能出屋门而已,婆子觉得这日子没什么不得过的。

    周姨娘见永秀垂头不知在思量什么,也不再说话,坐到女儿的身边,指点针法“这里再勾得细些,已经不常做了,更得细致些。”

    周姨娘和罗姨娘碰面的次数虽不多,但周姨娘知道罗姨娘瞧不上她,觉得她是被二夫人发落的妾,是从任上被打发回老家的。

    偶尔露些碰面,罗姨娘连话都懒得同她说,看向她的目光隐隐露出些骄矜得意来,特别是看她日常穿那几身旧衣的时候。

    可她从来也不羡慕罗姨娘。

    一是知道自己没有那个本事头脑去钻营。二是家里老太太和太太慧灯高悬,老老实实的便好,真要弄鬼,落不着好。

    前些日子青州府送信送物来,专有封信是夫人写给她的,说老爷要升了,等四姑娘的亲事定下,再有几年就轮到六丫头。

    夫人已经在那边办上木材了,还给六姑娘寄了一箱子青州那边满人回

    人的衣裳首饰作耍,四姑娘大了没有这些。

    她自知是个笨人1111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打生下了六姑娘起,就认准了这个笨办法,做笨功夫做到如今。

    “这儿比着暗纹再绣几朵小花,也不能真送白袜套去。”看女儿勾针,她点头赞许,“这便成了。”

    今日家里大祭,不时有丫头来回些细碎小事,周姨娘都是温温柔柔,但有条有理,一件件吩咐。

    “五哥儿六哥儿的大衣裳等快到吉时的时候再让他们换。”

    “咱们房里打赏的荷包锞子再点一点数。”

    “预备着给八少爷的东西是交给谁拿的”

    永秀怔怔看着,她明白为什么四姐姐让她到六妹妹的屋里坐一坐了。

    她坐在那儿慢慢喝完了一杯茶,站起身来道“多谢周姨娘这杯茶,多谢六妹妹,吉时快到了,我这就先去准备。”

    周姨娘也没再留她,笑着把永秀送到门边“五姑娘常来。”

    离吉时还有会子,百灵跟在永秀身后,细看着她的脸色“姑娘,要不要还回四姑娘屋中去”

    永秀看了眼容令舒屋子的花窗“不去了,我要好好想想。”

    令舒抓了把玫瑰炒瓜子,自己磕着,还往朝华手里塞了些“你什么打算呢你说说我听听。”

    朝华被她一句话逗得面色转缓“我是不会去京城的。”

    声音虽徐,但语气坚定。

    好容易才有了眼下这局面,怎能这时候走

    祖母想的与她想的,从来都差着些。

    令舒轻巧巧吐出瓜子皮儿“我就知道,你是不至灵山不回头的人,这会儿还没见真佛,你怎么肯走。”

    “这才提前跟你通气儿,也好让你早作打算。”

    三房现今这样,朝华最好是能在余杭城里定下亲事来,将来婆家娘家离得近,真要有什么事,跑腿传话半个时辰怎么也送到了。

    朝华目光望向窗外廊下,清明中家家檐廊下都悬柳叶,细雨微风吹得柳叶轻摇。

    看朝华攒眉思量,令舒又道“我这儿还有一桩新鲜事,你听不听”

    “我听五弟六弟说楚家的六狗子跟那个姓沈的公子住一间学舍,日日同出同入,二人处得极好。”

    六狗子也不知是真呆还是假呆,他就一点也不知道容家人正在相看沈聿

    四呆子五猴子六狗子,是令舒给楚家四五六郎分别起的外号。

    “我知道。”

    她派人去给沈聿送的纸张灯油,还有沈聿没带走的那一匣子彩头。

    派去的人回来禀报,说沈家公子与楚六公子住在同一间学舍里,沈家公子到藏书阁中抄书去了,是楚六公子代收的。

    令舒微惊“你知道了那你知不知道今儿宴客,两人都来了”

    五弟六弟回来说沈聿的本经义,四书义作得极好,有一道算一道都被讲书贴在讲堂后的白墙上。

    别班的学子纷

    纷涌过去抄录,如今在万松书院,沈聿可是山长跟前新晋的大红人,五弟六弟正跟沈聿一块读书呢。

    aaadquo知道。aaardquo朝华又应一声,她微微抿唇,宴客的单子她看过。

    怀愫提醒您华枝春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令舒手里那把玫瑰瓜子磕得更入味儿了,她细细打量朝华的神色“看来我是白当了耳报神了。”

    “要是人真不错,看看又不少块肉,家里的弟弟们白放着也是浪费,不用白不用嘛。”

    五弟六弟在书院呢,刺探情报全交给他们,长辈面前也许还能装一装,平辈之间最容易露馅。

    令舒道“我有一句,我说说你也听听”

    朝华忍着笑意“请,我洗耳恭听。”

    “那些门户相当的人家忌讳着三婶的病,可真要往寒门里寻,还真不如沈家这样的,那才是真独苗呢。”

    寒门不是一定不好,圣人还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但出生不同处事待人就是有差别,许多心知肚明的事,到了门第差太远的人家家里就要费大力气才办得到。

    倒不如沈聿一个光杆儿,没父母没兄弟,省了多少“进孝”“交际”“周全”的水磨功夫

    “真要是他,你进门可不就是山大王了”

    令舒且说且笑,说到最后还比划起来“到时候我也不送你别的添妆了,给你制两面龙凤锦绣大旗幡,容子成容大王”

    朝华先还能忍得住,越听越笑,最后歪靠在大引枕上。

    令舒却收起玩乐的口吻“我是跟你说认真的,你可别全当成玩笑听。”大伯母和她娘为什么这样尊敬祖母,就因进了门之后,祖母从没有磋磨过她们一点儿。

    她娘就说,初嫁进来时为了要立规矩苦练许久,头天用饭,大伯母就在祖母的示意下拉着她坐下了“家里不摆这个规矩的。”

    娘说她回屋就哭了一场,把刚新婚的爹爹吓了一跳,细问才知道她是高兴的。

    朝华轻吸口气,忽的抬眸,目色晶莹望向令舒“我想请五弟替我办件事。”

    “什么事儿你只管说,我替他们答应了。”

    令舒只以为朝华是让两个弟弟们观察沈聿,当两个小耳报神。别的不好说,这点小事弟弟们还是办得到的。

    “这可是你说的。”朝华凑到令舒耳边,轻声说道,“我想见沈聿,就今天晚上。”

    令舒张着嘴差点儿合不上“你”

    说她一句山大王,她还真就无法无天了

    “怎么见在哪儿见”堂前阁中全是亲戚宾客,廊上廊下都是丫头婆子,这会儿见个外男

    朝华看她一眼,原来她只是嘴巴上大胆,这点事就把她吓成这样。

    拍着她的肩“没什么难办的,第一,让五弟六弟把人留到夜里摆戏的时候。”

    “第二,今日唱戏的水牌里有一折大闹天宫,等台上敲锣,小猴子翻跟头的时候,除了宾客,丫头婆子小厮们也都会去看热闹。”花园就空出来了。

    “第三,把人请到假山边,五弟六弟守着园门,我只说两句话就好。”

    “你你要说什么呀同他道谢”真是道谢送点东西也行,何必要冒这种险呢

    朝华看了看令舒“你敢听”

    容令舒坐直了身子,深吸口气“你说”轮到她洗耳恭听。

    “我问他有没有意向谈婚事。”

    他若无意,不必再费功夫。他若有意,不妨详谈。

    容令舒笑不出来了,她望着朝华目瞪口呆。

    窗外婆子正在此时恭声来请“三姑娘,四姑娘,吉时快到了,大夫人请姑娘们往前头去。”

    朝华连个磕巴都没打,隔窗应上一声“知道了,谢妈妈来传话。”

    说完站身来整理衣裙簪环,又催促令舒“怎么你也成四呆子赶紧起来,别误吉时。”

    看着朝华一副泰然自若的模样,令舒抚着心口,不由自主尊称道“三姐姐威武。”

    怀愫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

    ,

    ,

    ,

    ,

    ,

    ,

    ,

    ,

    希望你也喜欢,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