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干爹 > 分卷阅读97

分卷阅读97

笔下文学 www.bixia.la,最快更新干爹 !

    。

    祁亮胡乱嚷嚷“哎呦哎呦喂耍流氓啦”

    连祁亮都快看出来,干爹明明也心里有数,孟小北心想,自己倘若表现得再明显些,他爷爷奶奶他爸他姑将来都要瞧出来了。

    孟小北很享受与干爹现在的状态,那感觉,就好像默默地在谈恋爱,保持两人之间不为人知的秘密。

    祁亮家电话响了,亮亮接完递给孟小北“找你的你的亲亲小爹爹呦”

    孟小北拿过听筒,用手捂着,还怕亮亮偷听了笑话他。他用特乖的口吻说“干爹,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你什么时候有空再来我们家”

    电话那头是贺少棠沉沉的烟嗓“现在就在你们家呢。”

    孟小北“啊那我回去。”

    少棠略着急地道“你赶紧回家,你爸你妈回来了,已经到了”

    孟小北“哦。”

    少棠口气匆忙“把你衣服穿好,利索点儿,你爸妈带孟小京回来,你当你爸面儿表现好些,知道吗”

    少棠没有多余嘱咐这一句。说句不好听的,他现在挺怕孟建民回来瞧儿子,他既担心孟小北在家人面前表现不好,半大小子犯拧脾气招人烦,又更不愿意看到孟建民嫌弃不待见小北。

    岐山那一家子都回来北京,三代同堂亲戚齐聚,孟家两间房顿时又显拥挤,且人多嘴杂,平添各种矛盾。

    孟奶奶在厨房边做饭边不停唠叨“咱家这媳妇,也真是的儿子不带,饭也不做,孟小北才回来她看了有一眼没有就走了”

    孩子他大姑说“人家不是不管,好不容易回北京一趟,回娘家看她妈去。”

    但凡做婆婆的,永远都对儿媳有一百个不满意,孟奶奶也不能免俗,瞪着眼睛说“啐,回来赶剩么,他们不回来我就做四个人饭,这一回来我做八个人的饭她怎么不做”

    孩子他二姑冷眼道“呵呵,您不是最能干么,谁能干指使谁干呗。”

    孟奶奶道“俺能干养你们这群又懒又馋的,呸,都滚蛋”

    孟建民这一回脾气精神好了许多,大约是因为孟小京腿治好了,没落下残疾,而且他们西沟的职工家属宿舍即将搬迁,这是大好消息。

    老太太在那屋唠叨埋怨她的媳妇闺女,孟建民在这屋拉着少棠亲热聊天,喝酒。

    又是多年未见,少棠一瞧,孟建民头发都花白了。

    这人眉眼仍能看出当年英俊模样,眉毛浓黑,眼窝微凹,双眼漆黑有神,然而岁月不饶人,毕竟四十多岁人了。

    老哥俩互相捏捏肩拍拍后背,孟建民笑道“少棠,你也老大不小了,还混呐”

    少棠装傻“啊,混呢。”

    孟建民凑头笑道“赶紧找个弟妹,踏实下心来过日子吧”

    少棠嘴角一耸“嗯,我就是踏实不下心,别毁人家姑娘了。”

    孟建民随后就跟少棠讲述他们西沟兵工厂有史以来第二次工人“暴动”的激烈盛况。岐山三座军工企业家属大院在一年内陆续迁往西安,而这一成果,是全长工人集体斗争争取到的福利。

    山沟里苦熬二十年的当年的热血青年们,如今已全部人到中年,拖家带口,两鬓飞花。这一代人的青春如夏花般凋零在七十年代,唯一的希冀就是能把孩子送出去。即使不能回京,也一定要上到西安,绝不能屈在山沟里。

    这时正赶上军委国防科工委部级领导下到三线单位视察工作。据说,领导下基层走访的前一天晚上,工人“起义”拿下了厂办和工会,有老职工在中间发动组织。然后,工人代表兵分两路,一路迎着领导考察团,在宝鸡市内拉开横幅堵在宾馆门口,与上面部委领导进行谈判另一路,大波的工人携带家属,拦截了宝鸡至西安的某段铁路线,静坐铁轨上,威胁如果当天谈不下来,就集体卧轨。

    这是走投无路,这就是要来真的。

    宝鸡至西安的铁路瘫痪五个小时,不能通车。

    孟建民说,他当时脑袋上也缠着白布条子,穿一身藏蓝色旧工作服,和所有老同事一起,在铁轨上坐了五个小时。二十年人生多艰,把老爷们儿都快逼成一群泼妇。

    最终谈判胜利了,上面领导也同情体恤三线职工,这么多年艰苦奋斗为社会主义建设燃烧生命做出巨大贡献,不能付出了青春再牺牲掉子女。领导拍板点了头,兵工厂家属大院年内全部迁至西安,让职工子女将来能够在西安上小学中学。厂房因为需要大面积占地,西安城里买不下那么大块地,厂子仍留在西沟,每周有班车往返西安岐山之间,送职工进山上班。

    因此,孟小京将来,就能在西安上高中了,平时也住在西安的新宿舍大院里。

    孟建民一家日子过得舒心,少棠心里就踏实了,俩人高高兴兴喝酒。这老哥俩本质上没有矛盾,有矛盾也都是让各自养的儿子造腾出来的。

    孟奶奶在厨房里说“原来以为景景成绩能比咱们碑碑强,结果还没有考上重点呢,去了西安,也不能念重点。”

    大姑说“何必非要念重点,您放宽心,能去西安这就不错了。”

    孟奶奶大声嘀咕“还是咱们碑碑考分高”

    大姑小声提醒“您别这样,那是因为孟小北有额外加分,所以才高那么几分”

    孟奶奶白了闺女一眼“那不是咱碑碑自己挣得么”

    他大姑懒得跟老太太争“是是是您大孙子最好我也觉得还是孟小北性格好,没什么心计。”

    孟奶奶又说“你看孟小京,才来住两天,就把碑碑那辆高级山地车骑跑了耍了两天他爷爷的旧车他怎么不骑怎么就非要骑碑碑的新车呢”

    这一大家子,若论偏心眼子,孟奶奶若认第二,绝没人敢认第一,少棠都自感不如。孟奶奶就疼自己养大的宝贝孙子,隔辈人是真的溺爱。

    那辆新山地车颜色耀眼,车体是时髦帅气的荧黄色。当然,也是孟小北的牛掰干爹从哪个朋友那里弄来的。大街上跑得大部分仍是凤凰飞鸽黑色绿色老款自行车,能骑得起山地车的人凤毛麟角,跑出街可拉风了难怪孟小京见了羡慕,也很想要

    孟小北都还没说,不准他弟骑他的宝车。

    然而他与他弟一打照面,那感觉,与上次更加不同孟小京也长大了。

    十六岁的孟小京,毫不夸张地说,就是百里挑一的帅哥,英俊少年。孟小北一瞅,就在心里“我靠”了一句,孟小京把他们学校初中部校草祁亮都比下去了孟小京如果搁在他们朝阳一中,一定是全校风云人物,有一个连的女生追吧

    孟小京不算很白,肤色也像蒙了一层柔和的啤酒泡沫,一笑右脸露出一颗酒窝。头型是当年最流,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